晨曦微露,西环路旁新栽的塔柏舒展着嫩枝,晨练的老人们在木槿花旁打着太极,在刚铺就的绿道上遛弯,恰似一幅绿意环绕的悠然画卷。张大爷指着宝成南路新建的口袋花园感慨道:“去年这里还是乱糟糟的草地,没想到这么快便成了咱家门口的‘小氧吧’!”。这番变化,来自书院街道“见缝插绿”的民生实践——2025年春天,该街道以26亩生态廊道建设为先手棋,在裸土覆绿、功能织补中重构城市肌理。
同心共筑,绘就城市绿美新篇章
春风化雨润沃土,石榴花开满城芳。3月21日,书院街道积极发动全民参与绿色长廊建设,开展了“共植同心树 齐浇团结花”植树活动。群众挥锹培土、扶苗浇水,新植的树苗迎风挺立、绿意勃发。这是书院街道打造城市绿廊行动的缩影。
2025年,书院街道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绿化工作的要求,联合多部门实施西环路全域绿化提升工程,打造生态廊道。西环路沿线完成约50亩的增绿复绿工作,共种植塔柏、桂花、木槿等乔木1207棵,地坪苗木120000棵,铺设草坪约30000㎡,真正做到了“黄土不露天、绿化不断线”,构建起一道生态景观廊道,此外,街道对辖区内闲置地块以及道路沿线的裸露区域展开全面摸排,并于4月10日顺利完成宝成南路、城南大道(书院段)3处的增绿复绿工作。
精准施策,打造城市生态新标杆
绣花功夫解顽疾,妙手丹青绘翠屏。书院街道曾存在环境杂乱、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问题,如今已悄然蜕变为干净整洁、绿意葱茏的新街道。这改变的背后,是书院街道以精准治理之笔描绘生态新卷的生动实践。
针对群众反映的停车问题、环境脏乱问题,书院街道建成宝成南路“一园一场”,并同步推进绿化与功能配套设施建设。清除宝成南路小菜园30余处、黑水沟2处、迁坟1座,新建1处口袋公园和1个停车场,并种植银杏、木槿、桂花等乔木,铺设草坪,使绿化面积达15亩左右,全力打造“四季有景、功能完善”的示范路段。
针对城南大道(书院段)道路周边的枯死树木及零星裸土,街道精准发力,补植木槿65棵、大叶黄杨球20棵、亮晶女贞球20棵,铺设草坪4500㎡,绿化面积约6.75亩,彻底消除绿化管理盲区。
长效管治,守护城市绿色新家园
栽青叠翠非朝夕,且看长街画里行。书院街道绿色长廊建设并非一蹴而就的短期工程,而是一幅匠心编织的生态画卷。这不仅需要久久为功的持续投入,更需构建科学规范的长效管理机制,如此方能真正让这条绿色动脉永葆生机活力,成为滋养城市文脉的生态廊道。
书院街道严格遵循绿化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的要求,建立起街道、社区、物业三级管护体系,持续加大日常养护投入。同时,畅通居民监督渠道,对侵占绿地、破坏树木等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确保新增绿化“栽得活、养得好、长得美”。
当最后一方裸土披上草色新装,宝成南路的银杏正将根系伸向春天许愿。这场绿色接力从未停歇——书院人把对生活的期许栽进土壤,让每寸新绿都长成会呼吸的诗行。来年木槿再开时,定有更多推窗见景的笑颜,在街巷间写下生态宜居的序章。
通讯员: 王琦、梁杰、姚建龙
来源:孝南区融媒体中心
一审:李家贝 二审:陈诗雪 三审:罗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