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环境底色 巧绘幸福画卷

2024-11-06 09:54   东山头   肖群周

今年以来,孝南区东山头办事处聚焦基层治理,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运用“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理念,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的成效。

以党建引领,健全组织架构

“看到门前的河道干净了,杂草清除了,菜园围得方正,我们感到高兴。”京珠村的张婆婆准备编排个小品演绎新生活,点赞共同缔造带来的巨大变化。



这是东山头办事处开展共同缔造活动的一个缩影。办事处辖区有6个村(社区),水域面积大,小区与村湾环境差距明显,管理难度大。办事处积极走访调研,召开东山“夜话”,运用智慧园区“码上办”征求群众意见,听取建议,了解群众需求。结合实际,形成了一套架构图,坚持党建引领,在村(社区)“两委”建立“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群众”体系,实行办事处领导干部包村(社区),村(社区)干部包组,党员中心户联系群众,成立村民理事会、调解协会、环境卫生协会、文体协会、合作社、巡逻队等自治组织,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有了这个架构图,办事处坚持“一张蓝图画到底”,一方面组织村(社区)书记外出考察学习先进的示范点,借鉴好经验,另一方面组织党员、群众对号入座,发挥所长,加入到各类组织,共同发力,为调动群众参与打下坚实基础。目前,东山头办事处有各类协会50余个,召开院子会20余场次,列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梳理各类问题100余条。

以群众引导,试点扩面提质

共同缔造如何破题,这是摆在办事处专班身上的重担,经摸底听取各方面的想法,决定试点先行。以京珠村滨河新城小区、大教堤社区还建小区、沦河咀村第9村民小组三个地方为试点,制定试点实施方案,邀请专业设计人员进行合理规划。结合清洁家园、“五个一”工作,按照时间节点不断推进。



在大教堤社区,通过流动音响宣传共同缔造理念,小区旧貌换新颜,社区群众、企业老板主动参与,投工投劳,建设了污水管网改造3000余米,花坛井改造11个,铺设沥青路1800余米,清理107国道两边杂草及白色垃圾,对楼栋乱堆乱放、电线混乱、楼顶渗水、电动车“飞线”充电进行整治,群众齐动手,解决了长期想办而未办的民生实事。



在京珠村,发动乡贤、理事会赞助、农户出资出力等多方面筹措资金,目前村自筹资金10万元,自筹劳力150个,村“两委”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动员村民出谋划策,参与共建。拆除旱厕、乱打乱建,河道清淤,清理河道两边杂树杂草,打开视野。围好“小三园”,小流域治理开启新篇章。



沦河咀村根据村民们提出的意见,在清洁家园活动中,群众纷纷拿起工具,不畏艰辛,对河堤上的杂草进行了全面清理,维修渠道盖板,安装垃圾分类棚。经过大家共同奋战,让原本杂乱的河堤道路变得整洁有序。

在试点的带动下,竹子港村、府河村纷纷行动起来,从群众身边的事着手,动员群众参与清洁家园行动,修路灯、拆旱厕、围菜园,群众干得热火朝天,没有什么怨言,他们知道干来干去还是为了大家生活环境好。东山头社区的巾帼志愿队,成为了亮丽风景线,他们参与社区活动,每周积极带头大扫除,带动更多的群众加入。

全处目前发放垃圾箱(桶)400个,安装垃圾分类点20个,有垃圾中转站两座,垃圾清运车三台,洒水车一台。清理河道沟渠、主干道杂树杂草4000余米,投工投劳1000余人次,完成“小三园”围栏2000米。

以制度引航,长效机制创新

建设在一时,管护在长远。东山头办事处发挥理事会、乡贤、协会作用,区人大驻村工作队、区公共检验检测中心、工商银行孝南支行、农行孝南支行等单位共建共驻参与,维护好环境整治成果。完善村规民约,实现群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规范。



在大教堤社区,积分超市物品繁多,将群众参与的环境卫生、“清洁家园”行动、文艺表演、巡逻等活动折算为积分,实行积分兑换实物,激励群众共同参与建设、维护环境。



乡贤捐资唱戏,群众乐享“大餐”。东山头社区的乡贤主动参与,邀请戏班子为老人唱戏,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强化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现在社区月月有活动,夜幕下的广场,人山人海,居民们编排节目,敲起铿锵的锣鼓,歌赞身边环境的巨大变化。

办事处实行卫生一月一检查,一季一评比,对第一名授予流动红旗,倒数第一名的村(社区)给予黄牌警告并在全处通报批评。在居民中,评选“文明家庭”、“最美系列”等身边的典型,形成了赶超比拼的浓厚氛围。

办事处正在全面推进共同缔造,实现小流域治理“城美民富产活”的目标,让绿色成为园区的“底色”,提升营商“硬”实力。

通讯员:肖群周

来源:孝南区融媒体中心

一审:陈诗雪   二审:罗登科     三审:黄桂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