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城西大妈”一起画好社区治理“同心圆”

2023-07-07 09:28   孝南区创建办   梁杰 翟胜华

书院街道城西社区在孝感市老城区,由原本的城西村转制形成。虽为社区,实则是名副其实的城中村,破旧的二层小楼、种菜的自家小院、随处可见的旱厕……无不诉说着群众的生活日常。

2018年,孝感市老澴河综合治理改造工程的第一枪在城西社区打响,经过70天的征迁工作和近18个月的还建,让这个往日的城中村旧貌换新颜。见证城西社区10年发展的李梦军在2021年从老书记手中接过为民服务的“接力棒”。

从“三长”到“三常”,为居民贴身服务

城西社区征迁还建后,搬进楼房生活的居民心里的“疙瘩”多了起来,对物业费、垃圾分类等新事物难以接受,滋生出许多矛盾。城西社区管辖的37个小区中33个是“三无小区”,群众有问题没有物业提供服务,只能向社区反映,面对矛盾,社区工作者每天爬楼走访,应对各种投诉,焦头烂额,有时事情做了,居民却根本不买账,社区工作者既委屈又无奈。

能否调动下沉党组织和党员的力量,为群众提供精准服务?在孝南区书院街道党工委和辖区共建单位的支持下,李梦军主动谋划,以构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架构为基础,通过干部推荐、党员自荐、居民选举等方式,推选出小区长、楼栋长、单元长“三长”,将辖区内156名下沉党员充分调动起来,坚持在一线贴身服务,居民矛盾和特殊群体的困难得到及时、就地、有效化解。

“常敲空巢老人门,嘘寒问暖送贴心;常串困难群众门,排忧解难送爱心;常叩上访群众门,沟通疏导送舒心……”为将“三长”工作持续细化,充分发挥“三长”贴身服务优势,李梦军聚焦社区特殊群体,以“敲门行动”为载体,建立起社区服务“三常”工作法,为特殊群体“零距离”服务。

55岁的孟先生是孟家窑自然湾的贫困户,也是家里的顶梁柱。2023年春节前夕,孟先生突发肝病住院,家中80多岁的老母亲无人照顾。小区长丁凤华通过“敲门行动”得知后,向社区党委反映情况。社区立即派遣网格员和“三长”每日轮流上门,照顾老人家的生活起居,帮助孟先生一家平安过年。

从“城西大妈”到“共同缔造”,让志愿者有效发力

在“三长”的影响下,不少居民开始自发地投入到社区治理中来,由一群爱“管闲事”的社区大妈自发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城西大妈”就是其中的代表。

年过七旬的王菊华是“城西大妈”的一员。每天一大早,她就带上扫帚开始后湖闸路“每日一查”,看到垃圾立即清扫,碰到有人乱丢乱倒及时制止。她说:“社区就是我们的家,管好自家门前屋后卫生,是每个居民应该做的。”

如何将居民的自发行为与社区工作相融合,引导其成为社区治理的新生力量?李梦军开始探索。2022年,湖北省全面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试点工作,李梦军以此为契机开始谋划:她将热心居民以志愿服务队的形式凝聚起来,协助社区工作者、网格员以及“三长”开展社区治理。

志愿服务队以服务内容细分,下设矛盾调解、治安巡逻、敬老爱幼、文艺宣传、清洁家园等多支小队,居民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偏好自由入队。不仅如此,社区还为志愿服务队建立起“服务点单-中心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四单”标准化服务流程,让志愿者的服务更规范、更贴心。

志愿者来自居民,化解居民矛盾是把好手。矛盾调解志愿服务队的袁红居住的向阳佳园小区,自从开发商退出后,陷入失管状态,水电费一半人缴纳、一半人拒缴,引起邻里间的矛盾。袁红主动“接单”,身体力行入户劝说,并在小区进行环卫清扫、安全看管、补贴水电费等志愿服务行为,居民们看在眼里、感动于心,欠缴户逐一把费用交到她手中,邻里矛盾就势化解。

如今的城西社区,每天都在发生新的变化,“共同缔造“的种子已日渐在居民们心中生根发芽。未来的路虽长,美好生活的愿景终会越来越清晰。

从“双向奔赴”到“多元共治”,合力画好社区治理“同心圆”

共赴文明之约,点亮志愿服务之光。“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一场场“双向奔赴”在城西社区精彩演绎……

“城西大妈”在得知社区在创垃圾分类示范社区,也很热情的参与进来。以身作则的同时,一是主动发起辖区内小区里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二是考虑到一个孩子可以影响一个家庭的想法,从小培养小孩子良好习惯和认知也可以带动家庭的良好氛围,咱们的“城西大妈”志愿者晏多年主动联系上安华幼儿园城西园的徐园长,多次沟通,邀请孩子和幼师们组织了一场“大手牵小手,同心共创美好家园”的活动,活动过程中社区共建单位孝南区城管局垃圾分类办的“老师”给小朋友们普及了垃圾分的知识,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大妈”们带着孩子们实践互动,来到我们澴河公园拾捡垃圾,分类投入垃圾桶。此次活动对于孩子们特别有意义,也是幼儿园参与社区志愿活动的一次破冰,促成小小志愿者和幼师们认可和今后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活动良好的开始。徐园长说:在小朋友心中种下环保意识的种子,今后在每个家庭里开出全民爱护环境的美丽花朵。

城西大妈的志愿服务队通过这次活动深刻的影响了辖区幼儿园,有爱的老师和小朋友们第一次用这样的方式成为了社区志愿者,很有成就感,满足感。接下来就开启了安华幼儿园跟城西大妈互动之缘,幼师们发挥策划活动的特长,写好方案主动联系大妈们依托社区开展了“孝廉故事润童心”、“送爱心凉粉致敬最美劳动者”等活动。

开展孝廉故事润童心活动里,下沉工作队的张迎艳、杨伶同志也被城西大妈的温暖感染到,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感到快乐,并毛遂自荐担任起给孩子讲孝廉故事的老师。

年轻下沉党员里,区住建局的夏丹、区民政局的余悦同志也被辖区正能量满满的城西大妈所感染,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利用专业职能帮助辖区居民解答如何申报保障房、廉租房,如何办理低收入认证、低保最新政策等热门问题。湖北九州行运输公司郑燕同志在无物业管理员的合力综合楼小区里,利用下班时间义务上门给大家收取水电费,保障了小区居民正常使用水电等。

只有使社区治理中的每个“细胞”都健康,每个“因子”都活跃,多点发力、各方出力、共同给力,才能合力画好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同心圆”,形成党建共商、服务共做、难题共解、文明共创的良好氛围。

和“城西大妈”一起“搭呀搭呀搭”

在中华孝文化名城、最具幸福感城市、十大秀美城市——

孝感

“饭搭子”“旅行搭子”“话搭子”……

各种各样的“搭子”关系开始走进年轻群体

成为一种时代潮流

在澴河之滨城西社区

有一个“搭子”

她们并不年轻

平均年龄在六十岁以上

却激情飞场

每天,她们像城市建设者一样

搭呀搭呀搭

搭起一个个细细的文明网格

搭起一座座小小的连心桥梁

搭起一处处暖暖的精神港湾

……


传递温暖和力量

播撒文明和希望

点燃志愿服务之光

她们就是——

“城西大妈”志愿服务队

肩“搭”肩

“搭”是一种奉献

她们与志愿服务组个“搭子”

微光成炬,温暖了一座城

大手“搭”小手

“搭”是一种传承

她们和小朋友组个“搭子”

清廉家风代代传


“搭句话”

“搭”是一种陪伴

她们和留守老人组个“搭子”

让“空巢”不“空心”

“搭把手”

“搭”是一种扶助

她们和困难群体组个“搭子”

幸福路上不落一人

“搭个白”

“搭”是一种承诺

她们和邻里组个“搭子”

大事小情从不缺席

“好搭档”

“搭”是一种责任

她们和社区治理组个“搭子”

用心用情守护和谐与安宁

“最百搭”

“搭”是一种责任

她们和文明创建组个“搭子”

让美好随处可见

来,和“城西大妈”一起

搭呀搭呀搭

搭起“孝亲家园”新标杆

搭起“品质书院”新样板

搭起“文明孝感”新高地


通讯员:梁杰 翟胜华

来源:孝南区融媒体中心

一审:李杉杉     二审:刘立     三审:黄桂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