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机,轰隆作响;工程车,来回穿梭;建设者,昼夜奋战……这是发生在孝南区毛陈镇雨坛村共同缔造点——蔡家祠堂的一幕。
11月29日,迎着毛毛细雨,蔡家祠堂共同缔造各项建设仍在按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我们抢时间赶工期,必须确保12月15日建成达标,完成验收。”蔡家祠堂现场负责人、雨坛村支部副书记宋慧云信心满满。
毛陈镇按照乡村振兴 “三项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基层社会治理、 产业发展等不同领域要求,结合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最终选址蔡家祠堂作为共同缔造试点湾。随之,《雨坛村蔡家湾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实施方案》出台,雨坛村蔡家湾共同缔造项目建设协调指挥部成立。
什么是共同缔造?为什么选址蔡家祠堂?该怎么样建设等等?一系列问题迅速摆上指挥部的议事日程。
专班人员及时下沉农户深入走访,召开全体村民参加的 “屋场院子会”4场,收集民意80多条。同时,组织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赴西河、杨店、新铺、卧龙等地参观学习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让他们在共同缔造的实践成果中感受变化,更新观念。在此基础上,经村民推荐,选出蔡汉华等7名威望高、责任心强的村民担任蔡家湾共同缔造理事会成员。同时吸纳原有的村级议事会、村民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环境卫生协会、维护保障协会等自治组织的成员,共同参与蔡家湾共同缔造建设,变“观望者”为“实践者”。
项目建设,规划先行。专业的规划设计公司被邀请过来,针对地形地貌、村湾布局和群众反馈意见,拿出细化设计方案,与群众边研究边完善。共同缔造,“改天换地”,规划初见雏形。“改天”,即屋顶和墙面颜色统一、强电和弱电入地、监控和路灯配齐。“换地”,即路面环形加宽刷黑和雨污分流改造、拆旧改新和花草铺满、新增文化长廊和运动场地、改建旅游公厕和景观塘堰等。
“为给规划让路,腿脚不便的蔡守安第一个拆除了70平方米的杂物间和牛栏。身体状况较差的老‘明白人’蔡守东,主动把自家50米菜园围墙拆除,以便环形道路扩宽靓化。还有蔡洋勇、蔡守黑、蔡维松、蔡伟等……”蔡家湾共同缔造理事长蔡汉华如数家珍。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蔡家祠堂在外名人纷纷集资筹款,“能干人”蔡运生等放弃在外挣钱的机会,扛起工具和湾里20多人一起义务出工出力……
全民参与,面貌换新。截至目前,蔡家祠堂已拆除旱厕78座、牛栏46个、猪圈39个、空闲杂屋12处,已修建村湾环形路1.8公里、雨污分流管网3.8公里、弱电入地500米、公厕4个,已完成墙面屋顶粉刷9600平方米、景观塘整治25亩、篮球场1个。在建的文化长廊和群众广场、绿植和其他配套设施等预计在下月中旬均可完工。
通讯员:李阳、程军
来源:孝南区融媒体中心
一审:刘炎 二审:李文艺 三审:刘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