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副中心,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要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为牵引,优化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体系,坚决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要树立现代化治理理念。“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在市域范围的具体实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我们要树立政治导向,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于市域社会治理全过程,使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成为不断夯实党执政根基的过程。要树立为民导向,做到社会治理过程让群众参与、成效让群众评判、成果让群众共享。要树立问题导向,从最严峻的风险防起,从最突出的漏洞堵起,从最明显的短板补起,推动治理模式从事后应对向源头防范转型。要树立效果导向,实行目标化管理、责任化考核,一步一个脚印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变为现实。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要优化现代化治理体系。“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我们要加快构建优化协同高效的市域政治体系,切实把党的领导优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要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集约高效的市域社会治理法治体系,实现社会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坚持以孝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彰显时代精神、体现地方文化的市域德治体系。要做好“同题共答”文章,引导各类组织有序参与社会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要做优“一网通办”,做强“一网统管”,做好“一网智用”,提高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打造具有孝感特色的社会治理模式。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要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熟水性,好划船。”我们要科学把握市域社会治理规律特点,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统筹当前工作与长远布局,研究确定本地创新社会治理的总体思路、政策导向、目标任务、方法路径。要善于以联动融合、开放共治等理念协调社会关系,善于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调处社会矛盾,善于以经济、行政、道德等多种手段规范社会行为,善于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防控社会风险,不断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
新的使命在肩,新的征程已起。我们要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合力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为打造副中心、争当排头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