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心乐教未了情——记杨店镇桃花驿小学教师黄俊元

2016-09-13 08:13   杨店镇   史勇军

9月8日,第32个教师节来临前夕,我市授予100名教师“孝感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从教四十年的杨店镇桃花驿小学教师黄俊元榜上有名。熟悉黄老师的人说,这是组织和社会对他四十年痴心乐教的认可,黄俊元自己则说,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组织的信任和家长的期待,是他干好教学工作的无声鞭策和强大动力。

痴心乐教,搬家进校

现年58岁的黄俊元1976年高中毕业后在村办小学参加教学工作,当时的身份是民师,微薄的薪资让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眼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有同事转行从事收入较高的工作,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于是,有亲朋好友劝黄俊元改行,原杨店镇第四建筑公司老总是黄俊元的亲戚,多次请识文断字的黄俊元去当会计。

 “说实话,当时我动过心,但我内心热爱乡村教师这个职业,便谢绝了他的好意,毅然坚持留在村办小学任教。”回忆自己四十年从教之路,黄俊元说自己因为经济上的压力动摇过,但因为发自内心的对农村教育的痴心而最终坚守了下来。

2001年,杨店镇整合教育资源,撤并了黄俊元任教的那所乡村小学,出于工作需要,学区要将黄俊元调到离家较远的杨店镇中店小学任教,当时妻子极力反对。妻子反对的理由简单而实际,作为家庭主要劳动力,这么一调动,家里田地不能种,家庭副业不能搞,孩子还要读书 ,一家人的生活费用怎么办?每月不高的民师工资能养活一家人吗?

 “爱人的想法不无道理,但我不忍心放弃三尺讲台,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听从组织的召唤。”黄俊元说。于是黄俊元耐心地说服妻子,将家中农田转让给乡邻耕种,为爱人在学校食堂找了份零工,把家搬到了中店小学。

53岁自学电脑促教学

2004年,组织上按政策将黄俊元转为公办教师,这让他干劲更足。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像一泓不竭之泉,时时奔涌出清新的、闪烁着斑斓色彩的溪流,才能跟上教学事业发展的需要。

为此,课余饭后,黄俊元加强学习“充电”,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教学技能。

过去,黄俊元对电脑很陌生,连电脑的开关机都不知道怎么操作。为了适应教改要求,搞好教学,黄俊元决心从头学起。2009年,年已53岁的黄俊元开始学习电脑。从背五笔字型字根,练键盘汉字输入,到制作教学课件、图表等,黄俊元像一个小学生,孜孜不倦。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黄俊元所教学科每一节课都能用自己制作的课件开展课堂教学。

家里曾多了一个娃

爱其师,而从其道。要想取得好的教学实效,除了有赖于方式方法等教学技巧,更离不开老师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和激发。

黄俊元深谙此理并身体力行。

有一年秋季开学,黄俊元任教的班级转来一名辖区外的名叫夏天(化名)的男同学,性格内向,学习成绩徘徊不前。一天课间操上,黄俊元见夏天脚上穿了一双破了一个洞的黄色胶底鞋,时值寒冬,黄俊元心里面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而夏天似乎发现了黄俊元异常的表情,不好意思地将两脚并拢,做操很不自然。

为探明究竟,当天下午放学后,黄俊元骑着自行车赶到夏天家家访。经过询问,得知这孩子四岁时父亲就病逝了,家庭生活靠母亲和未成年姐姐种田维持。天有不测风云,现在母亲又患病卧床不起。了解到这些情况后,黄俊元夜不能寐,爱人知道后也倍感同情,黄俊元于是决定拿出当时作为民师的一个月的工资为小夏天买了一双棉鞋、一顶帽子、一双手套和一个书包,解决了孩子过冬的燃眉之急。在以后的日子里,黄俊元见小夏天头发长了就带他去理发,周末就把小夏天叫到家里改善伙食。同事们都说,黄俊元家里多了一个娃。

临近退休依然玩命干

2010年,学区将52岁的黄俊元调到桃花驿小学担任三、四年级两个年级共七个班的科学课教学任务。

教一门课就钻一门课的黄俊元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农村学生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做到心中有学生,胸中有教法,并经常在网上查阅资料,制成课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认真做好每个实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连续6年,在学区组织的调研摸底考试中,黄俊元所教的科学成绩力拔头筹,名列前茅。

由于学校人手紧张,黄俊元在教学之外还承担着学校的档案管理、图书和仪器管理等任务,校园绿化也是他的“第二职业”,为了搞好这些工作,黄俊元加班加点,无怨无悔,不知多少次摸黑回家。

“离60岁退休还有两年,我留在讲台上的时间不多了,所以格外珍惜。”说起自己为什么临近退休还玩命工作,黄俊元质朴地对周围的人说。(责任编辑:王艳)

相关阅读